1. 栓塞剂和抗肿瘤药载体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对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有效、常用治疗方法,其中碘化油在TACE中有着独特的地位。
碘化油在肝肿瘤的临床应用有:(1)诊断肝细胞癌。作腹部平片,可在X射线照射下显示肝肿瘤形态;(2)治疗肝细胞癌。作为末梢血管栓塞剂或(和)抗肿瘤药载体来治疗肝癌。
碘化油可作为一种较理想的微栓塞物质,在肝癌瘤体内注入碘化油,被碘化油浸润的肝癌细胞会发生坏死,可能的机理是碘化油把肝癌细胞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给阻断了,尤其是对氧气的获取。再加上碘化油可长期性、选择性地滞留于肝肿瘤区,用其与细胞毒类、生物制剂等抗肿瘤药以不同的方式混合,既可发挥肝动脉栓塞作用,又可将药物传递至肿瘤中缓慢而持久地发挥化疗作用。现已研究和开发成碘化油-抗癌药的混悬剂、乳剂、纳米粒等,临床研究表明这些制剂具有良好的肿瘤治疗效果。另碘化油可与放射性核素结合成一种稳定的标记物来导向治疗肝肿瘤。目前,对90Y、125I、13lI、188Re等研究比较多,其中两种放射性碘已经应用到临床中了,并且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2. 器官造影剂
注入造影剂后使器官内或周围组织间隙吸收更多的X射线,产生对比以显影来协助医生作出可靠的诊断。常用的是碘造影剂,碘的特点是不透X射线,40%的碘化油常用于气管、支气管等体内腔道的医疗造影。在肝肿瘤的临床应用方面,碘化油可诊断肝细胞癌,注入碘化油后作腹部平片显示肝肿瘤分布。
3. 治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IDD)是指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而造成胚胎发育到成人期由于摄人碘不足所引起的一组有关联疾病的总称,最主要危害是胎儿的脑发育受到影响,致儿童的智力、体格等发生障碍。运用碘化油来防治碘缺乏病始于1959年,主要由Clarek、McCullagh等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病区使用。我国北京医科大学张昌颖于1956年用自制碘化豆油来防治大鼠实验性甲状腺肿;1957年方昕用于大别山区的地甲病防治;1978年在我同的碘缺乏病区开始了较大范围的碘化油防治工作。国内外的经验表明,碘化油能迅速有效、持久地纠正人群的碘缺乏,对甲状腺肿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对预防克汀病和亚克汀病的发生有肯定疗效。
随着国家强制推行食用碘盐,碘化油在我国临床治疗IDD已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