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之所以从天堂走向了地狱,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煤炭需求放缓甚至出现了下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煤炭产能持续快速增加,导致煤炭供求严重失衡。经济放缓以及煤炭需求减弱是煤炭企业、煤炭行业和政府均无法阻挡,但煤炭产能的持续快速增加,却是煤炭企业和地方政府共同推动的。也就是说,煤炭行业之所以从天堂走向低于,从根本上说是煤炭企业和地方政府两方面力量推动的,至少笔者是这样认为的。
经济高度发展时期,煤炭需求持续旺盛,煤炭企业盈利情况良好,各家企业都在你追我赶的跑马圈煤,上项目,铺摊子,增加投资。当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煤炭需求放缓之后,煤炭投资步伐并未及时减速。2012年是此轮煤炭景气下滑的第一年,但当年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了创纪录的5286亿元,2013年虽然有所减少,仍达到5263亿元,2014年降幅扩大,但仍高达4682亿元,远远高于2010年之前(包括2010年)所有年份。煤炭行业投资持续高位导致新增煤炭产能不断释放,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煤炭需求增长放缓甚至下降的情况下,致使煤炭供求过剩局面日益严峻。
地方政府对煤炭行业的干预,虽然促成了多个亿吨级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但是也间接推动了煤炭产能增加,加剧了煤炭供求过剩。“十一五”末和“十二五”初,各大煤炭主产省区纷纷加快了煤炭企业整合重组步伐,区域性煤炭巨无霸纷纷面世,各大煤炭集团无疑都将扩大煤炭产能作为首要目标。以2011年合并成立的某区域性煤炭集团为例,2010年该集团煤炭产能合计尚不足8000万吨,但是该集团定下的2015年煤炭产量目标为2亿吨,2020年煤炭产量目标则为3亿吨。另外,各级地方政府也通过为非煤项目配置煤炭资源等其他方式推动了煤炭产能增加,加剧了当前煤炭供求过剩。
受资源禀赋影响,未来很长时期,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的地位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这一判读毋庸置疑。但是,同时也要看到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环保力度不断加大,能源结构不断优化,煤炭需求增长放缓,煤炭产能严重失衡的客观实际。因此,煤炭仍将会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并不意味着未来任何煤炭企业都会赚钱,粗放式发展的煤炭企业将失去立足之地,“十三五”对于煤炭企业和煤炭行业来说不会轻松。
对于煤炭企业来说,一方面“十三五”期间必须要学会断臂求生,哪怕付出一点代价也要坚决关闭部分资源差、煤质差、高成本矿井,以此来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必须要让企业决策精细化、科学化,目前部分企业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为了企业生存发展,必须通过精细化和科学化的决策来尽可能的减少无效投资,降低项目投资风险。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十三五”期间需要尽量减少对煤炭企业或行业的行政干预,把更多力量放在煤炭矿井关停后的下岗工人培训及再就业方面,放在为创业、创新提供良好的公共环境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