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化工新闻网
10月22日凌晨,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和英国首相卡梅伦的见证下,BP和中石油在伦敦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该协议包括潜在的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和开发、拟推进的中国油品销售合资合作项目,及其它国际合作项目等。
同日,BP还与中国华电集团(以下简称“华电”)签署了一份价值高达百亿美元的销售协议。根据协议,BP将在未来20年内,每年向华电供应100万吨的液化天然气(简称“LNG”),协议总价值高达100亿美元。
“两家公司在伊拉克鲁迈拉油田的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我们深信,未来BP和中石油将迎来更多的合作机遇。”BP首席执行官戴德立表示,“这一战略伙伴关系不仅体现了两国最大能源公司之间的深化合作,也进一步巩固了中国与英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商业伙伴联系。”
BP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在中国开展业务,截至2015年6月底,在华业务的累计商业投资约45亿美元,是国内油气行业领先的外商投资企业之一。
BP在华的商业活动包括石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航空燃油供应、成品油零售、润滑油业务、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和输气干线以及化工技术许可。目前,BP在广东省和浙江省拥有超过750座双品牌合资加油站,为中国23个机场提供航空燃油供应服务,也是中国首个液化天然气进口终端项目中唯一的外方合作伙伴。
在诸多能源行业人士看来,BP这次真的借习近平访英的光“赚到了”。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能源需求疲软,油价自去年以来跌跌不休。国际石油巨头也不得不缩减开支甚至裁员瘦身来度过寒冬。
受5年前的墨西哥湾漏油事故及去年油价断崖式下跌等因素影响,BP近两年来不断在困境中调整战略。
今年7月,BP公司以187亿美元的天价,终结了墨西哥湾漏油事故引发的多年诉讼纠葛。这份总额187亿美元的和解协议,规定了BP首先要依据美国《净水法案》在未来15年内支付55亿美元的民事罚款;其次,未来15年内,BP还要向美国联邦政府及涉及的五个州支付71亿美元的自然环境损害赔偿;未来18年内,针对五个州的其他索赔要求再支付49亿美元赔偿;另外10亿美元化解400家地方政府机构提出的索赔要求;此外,BP还同意再支付2.32亿美元,用于15年期限结束后(目前尚未发现)的环境损害。为了应对墨西哥湾漏油事故,BP已经用了4年时间完成一项“资产剥离计划”,剥离了数十亿美元的资产。
财报显示,2014年BP公司的总营收为3587亿美元,较2013年减少375亿美元,下降幅度为9.4%。但税后利润仅为40亿美元,净利仅相当于2013年的16.8%,业绩大幅下降。其中归股东所有的利润金额37.8亿美元,而2013年这项指标为235亿美元。
BP在去年12月曾公开表示,将在其全球石油和天然气业务部门裁员数千人,主要是因为国际原油价格的暴跌。
现金流紧张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今年二季度。BP二季度重置成本利润为13.1亿美元,较上一季度大降50%,与去年同期的36亿美元盈利水平相比,下降了64%。
重压之下,BP不得不对其上下游业务进行调整。而中国前景广阔的油气市场,尤其是利润丰厚的下游加油站零售业务,成为BP获取现金流、提升业绩的希望。
今年二月,BP发布的《2035世界能源展望》报告中提到,尽管目前全球能源市场出现了显著的疲软,但亚洲地区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尤其是中国和印度这两大经济体的发展,仍然会在未来20年推动全球经济发展。据BP预测,到2035年中国的能源产量将增加47%,能源消费量将增长60%,届时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进口国。
安迅思能源研究中心总监李莉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BP能通过与中石油进行战略合作扩大在华业务和运营,尤其扩大下游和零售市场的开拓。而今年新上任的BP中国区总裁杨恒明本身就有油气公司销售业务的经验。
鉴于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的缘故,中国成品油每吨零售利润能达到千元左右,加油站成为油气市场最赚钱的业务。目前只有700多座合资加油站的BP,看中的应该是中石油在下游的资源优势。
据安迅思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加油站数量约93778座,中石化拥有30514座,占比33%,中石油20422座(自营及特许数量,不含合资),占比22%。
而华电对BP而言,在十分看重的中国市场上又增加了一个实力强大的新客户,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华电是中国五大国有发电公司之一,同时是其中最大的燃气电厂发电商。100亿美元的长期协议大单也将为BP补充强劲的现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