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当前寒意正浓的煤炭市场,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加快煤炭由燃料向原料与燃料并举转变,延伸产业链,充分发挥煤炭作为化工原材料的作用。记者7月12日在采访中了解到,业内专家认为煤炭及下游产业一体化发展是大势所趋,但短期内煤化工难成煤炭行业的救命稻草。
在召开的全国煤矿煤焦化产业绿色发展现场会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出台了《关于促进煤炭工业现代化产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讨论稿),提请国家制定煤炭向煤基化工原材料转化的战略,在资金、市场、税收、环保、资源、化工原材料进出口等方面提供支撑,适时调整相关产业政策,逐步放宽重大煤化工工程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煤炭由燃料向原料转化。
“要加快煤炭由燃料向原料与燃料并举转变,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煤炭在企业内部的转化率,充分发挥煤炭作为化工原材料的作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梁嘉琨建议,有关部门牵头组织开展煤炭由燃料向原料转化发展战略研究,以发挥我国煤炭资源优势,生产煤基能源化工产品,有效缓解我国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的压力。
据了解,去年下半年以来,全国煤炭市场每况愈下,煤炭需求放缓,进口煤大幅增加,库存居高不下,价格大幅下降,企业库存高企经济效益下滑。但神华集团、中国平煤神马集团、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等大型煤炭企业,由于煤化工板块起步早、成效好,及时将煤炭市场风险进行转化,企业保持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比如神马集团做强做精焦化、碳素、尼龙产业,打通了完整的煤基尼龙产业链,实现了煤炭从初级原材料向高新产品延伸,煤炭产值只占全部产值的40%左右,形成了甲醇、针状焦、合成氨、尼龙66、石墨电极、工业糖精等高附加值产品系列。
“我国的煤炭消费主要是火力发电,但发展空间已经很小,煤炭行业进入收缩期是正常的。发展煤化工尤其是现代煤化工方向是对的,但不是解决煤炭行业困境的根本办法,短期内也难成为其救命稻草。”化工专家、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胡海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煤化工也处于产能过剩,市场空间有限。
“煤化工领域自身存在的问题及严重性不比煤炭产业好多少。如果煤炭产业政策松绑,由此可能会使此前犹豫是否进入下游的煤炭企业做出发展煤化工的决定,到那时煤化工产能过剩的局面将更加难以收拾。”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尤西蒂也认为,煤炭企业延伸发展煤化工是一条出路,许多企业已有探索,但短期内并不会马上给煤炭行业带来救市的灵效,关键是要把握好煤炭及下游产业一体化发展。